眼谷瞿佳教授参加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分享"温州模式" 中国眼谷与昌平区达成战略合作共推眼科产业高质量发展
导语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于7月6日至7日在北京昌平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北京市政府、工信部、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果等政府领导,以及钱旭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邵峰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张强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等学界权威,和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代表,共议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多元融合与创新转化瞿佳教授参与圆桌论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眼谷理事长瞿佳教授受邀出席大会,并参与“多元融合驱动医药创新,生态共建擘画产业新篇”圆桌论坛。该环节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张伟主持,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院长冯军,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苏海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等专家共同探讨医药产业生态建设。瞿佳教授结合眼科领域实践,强调“窄赛道深耕细作”的创新路径,分享了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体系通过“医教研产”全链条协同,推动眼科专科高质量发展的“温州模式”。
主旨演讲:高质量眼科医学 推动创新转化产业化发展
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论坛”上,瞿佳教授发表题为《创新转化推动眼科医学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系统介绍了眼视光的创新实践:
1. “眼谷模式”产业化探索:以温州眼视光医院为核心,打造中国眼谷——全球首个眼健康全产业链科创园区,集聚企业接近400家,孵化创新项目150余项,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
2. 近视防控“中国方案”:推动近视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的临床转化,形成覆盖筛查、诊断、干预的全周期防控体系。
3. 真实世界研究:依托海南博鳌乐城真实世界研究平台,加速创新产品审批上市流程,为眼科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提供重要临床证据支持。 已成功引进眼科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多项。
4. 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服务:构建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到老年性眼病管理的技术体系,通过临床科研优势赋能产业,如自主研发的屈光手术设备、青光眼智能诊断系统等成果已实现产业化。
瞿佳教授指出,眼科虽为细分领域,但通过“做深做透全链条”,已形成“临床问题-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闭环生态,为专科医学创新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战略合作:中国眼谷与昌平区达成多项共识
会议期间,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晓东,区委常委、副区长柳强,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桑先军,科技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常盛与眼谷理事长瞿佳教授、眼谷秘书长徐良德教授、眼谷高级科学家常圆博士,以及图湃医疗CEO王颖奇和副总经理兼首席医学事务官鲍红艳一行会面,并举行深入会谈。
会谈中,双方达成以下共识:昌平区中关村(昌平)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将与中国眼谷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眼科技术产品迭代和新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双方临床资源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利用海外渠道资源,助力产业国际化发展;通过举办国际论坛会议等方式,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眼科医疗产业品牌。
这一系列战略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我国眼科医疗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背景:高规格平台助推医药创新
本届大会是北京市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双发动机”战略的重要载体。北京未来科学城作为昌平区科技创新主阵地,已建成57个产业服务平台,涵盖新生巢、飞镖等标杆孵化器以及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平台,实现从孵化、研发到中试、转化的无缝衔接。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已投入运营,累计开展182项临床试验。
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主阵地,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幕式上发布的《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医药健康产业支持办法》提出最高3亿元资金支持,进一步强化了对创新转化的政策护航。瞿佳教授的分享和达成的合作,不仅展现了眼科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医药产业“产学研医”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将有力推动眼科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