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育人匠心 激发创新动能:温医大青年教师赴杭党性锤炼
7月8日至12日,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赴杭州开展第九期党性锤炼培训班。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马骏、校党委副书记章成斌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学校各二级党组织的50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本次培训。校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军红带队。
开班仪式上,马骏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背景提出三点核心要求:一是扎实推进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推动党性教育“活起来”“实起来”;二是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响应“新春第一会”铸魂强师行动要求;三是打造青年教师成长示范样板,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育人实效”和“发展质效”。他鼓励学员以“锤炼似砥,磨砺师者担当”的信念,提升自我,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班仪式上,章成斌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时代重任,也是实现教育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他提出三点要求:学深悟透,提升政治素养,从政治高度把握育人使命;问题导向,提升实践能力,将革命精神转化为课程思政鲜活案例;长效贯通,永葆奋进姿态,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校教师共同提升。 理论铸基:聚焦前沿,夯实育人根基 培训伊始,紧扣时代脉搏与教育家精神的专题讲座陆续展开。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艳作《智能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讲座,剖析了新技术对教育形态的重塑;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高翔作《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高质量立德树人》讲座,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励学员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李娟作《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讲座,引导学员以更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原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作《高校管理创新与干部能力建设》讲座,系统阐述了高校管理创新的内涵、路径与关键点;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工程师钱喆敏作《基于Deepseek技术的典型工作场景“业务提效”》讲座,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吴彦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当前国际局势分析》讲座,剖析了全球格局的深刻演变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深化认知:智慧碰撞,践行使命 在实践教学中,学员们赴余杭小古城村学习基层民主治理经验基层民主建设,探索了解村级事务民主协商制度,切身感受到 “‘党建引领、民主协商、群众参与’的治理成效”。学员纷纷表示,这种基层治理模式 “为联系服务师生提供了借鉴”,启发了如何将民主协商机制融入高校师生服务实践。 在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学员们通过了解科创企业的崛起之路和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转型的实践,不仅直观感受“创新”作为浙江发展“金名片”的澎湃动能,更 “坚定了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决心”,并深入思考如何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学员们通过参观党性教育展陈,在浸润式学习中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示范成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 期间,“青椒乐享会”举行,学员们围绕几天来的学习收获,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育人实践,就“如何将红色基因、创新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智能技术如何变革医学教育”、“如何在压力下保持育人初心”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育人共识。 结业仪式 7月12日上午,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 学员代表系统梳理培训期间的学习成果,分享心得体会。学员吕颖表示:“身处时代洪流,我们不仅要持续精进业务能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教育,更需着力提升内驱力,在终身学习中体味成长的乐趣与价值。”学员师帅表示:“结合我自己作为科研人员与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经历,我坚信正如‘锤炼’一词的含义,党性修养只有经历反复的打磨与熔炼,才能变得更加纯净与坚硬。我会继续奋进,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的教育工作者。” 培训班为完成学业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自2017年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党性锤炼培训班以来,九批共334名青年骨干教师走进南湖、古田、井冈山、遵义、延安、大别山等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通过锤炼一班人,带动教育一群人,达到辐射影响一大批人的良好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