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基因与细胞治疗的临床之路:Nature Conference在温州龙湾召开

图片1.png图片2.png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瓯江之畔春风浩荡,一场照亮生命科学未来的学术盛典——“2025自然会议:基因与细胞治疗临床转化高峰论坛”在温州龙湾璀璨启幕。这场跨越国界的智慧交响,以“解码生命密码,重塑临床未来”为使命,汇聚全球顶尖学术力量,通过会前研讨、主编对话、前沿报告等多元形式,在基因编辑、细胞疗法与临床转化的交叉领域奏响创新强音。


群英荟萃:全球顶尖学者共探治疗新边界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精英,来自Nature生物学、Nature Medicine、Nature Reviews Cancer等顶级期刊的主编、高级编辑亲临现场,近百位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世界顶级院校的国际嘉宾,以及我国相关领域的院士和杰出学者济济一堂、同频共振。

图片3.png

龙湾区区委书记、区长夏禹桨致辞

图片4.png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金焕民致辞

图片5.png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院士致辞

 1744590223934.png

《自然》生物学主编Francesca Cesari、《自然-医学》主编Joao Monteiro、《自然综述:癌症》Gabrielle Brewer编辑致辞(从右到左)

1744590259884.png 

温医大眼健康与疾病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康教授主持

这场学术盛宴解构治疗性干细胞的临床转化瓶颈,解码CRISPR基因在肿瘤、代谢性疾病中的精准应用,更以前瞻视角勾勒类器官模型、外泌体药物等下一代生物治疗技术的创新蓝图,为基因医学的临床突围绘制战略路线图。会前会中,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工具与AI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展示了前沿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疗研究中的创新应用。会议聚焦多学科交叉,涵盖眼脑互作、AI虚拟细胞构建、癌症治疗新机制、跨胚层细胞调控及肌肉骨骼疾病药物开发等热点议题,分析了大数据与AI技术在推动生命科学突破中的关键作用,为未来精准医学和跨学科研究指明了方向。

图片8.png

Nature会前会-大数据工具AI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融合发展

 

编辑面对面:搭建科研与临床的转化桥梁

4月10日,《自然》系统期刊的学术舵手们与眼视光、儿科学、骨科学、肿瘤学、药学的科研中坚及新生代学者,展开了一场场“思想核爆”。从高质量论文的“学术原力”解构,到前沿领域的“认知边疆”勘探,这场对话不仅打开了创新密码箱,更在青年学者的科研长夜中点亮了北斗星辰。

图片9.png

眼视光科学家Nature面对面  

跨界交响:精准医学的革新协奏曲

4月11日,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与疾病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康教授、João Monteiro分别作为上下半场主持人,引领学术交流的进程。4月12日,Gabrielle Brewer作为全天的场内主持人,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来自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圣拉斐尔大学、首尔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海外顶尖院校,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国内顶尖院校的学者们,从技术革新(如AI驱动工具、非病毒递送)到临床落地(如CAR-T治疗癌症、基因疗法根治遗传病)进行了全方位的分享。

 

 640.jpg

温州医科大学眼健康与疾病高等研究院院长 张康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414081956.jpg

《自然-医学》主编Joao Monteiro

 

从牛津大学基因疗法团队展示视网膜细胞重编程的奇迹,到温州眼视光医院发布CRISPR治疗遗传性眼疾的突破性数据,当AI预测模型与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眼科领域深度融合时,一场眼科医学领域的革新之旅正悄然开启。一场跨学科峰会,奏响精准医学的“创新交响曲”。当AI算法与非病毒载体共舞,当基因剪刀与免疫细胞协奏,科学家们正在谱写治愈遗传病、攻克实体瘤的临床新篇章。

 

生命之树:种下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图腾

大会期间,会议主席李校堃院士、瞿佳教授、张康教授与Nature系列期刊主编、编辑共同在中国眼谷小镇内种下了友谊之树。这一棵棵承载科学理想的树苗,既象征《自然》百年学术精神在瓯越大地生根发芽,更寄托着温州打造“全球基因治疗创新港”的雄心,期盼温州科技创新、产业转化的国际化发展,推动更多原创研究走向世界舞台的美好愿望。

图片10.png图片11.png 


未来已来:龙湾湾畔的医学革命浪潮

 640 (1).jpg

此次“2025自然会议—基因和细胞治疗:通往临床的道路”在温州龙湾的成功举办,为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同时,它也为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站在未来医学的潮头回望,此次论坛的价值远超出会议本身。它不仅是学术史上的坐标点,更是临床转化的催化剂——当全球顶级期刊的审稿人与临床专家共绘技术路线图,当基础研究的新发现与产业转化的需求无缝对接,基因治疗领域已悄然在龙湾湾畔铺就通向临床应用的黄金大道。